凌晨三点多多得网,老李的情绪崩溃了!
三年前,他掏空家底买了现在这套新住房,单价7万/㎡,耗尽了一家人的积蓄,才付了首付。
可如今,突然看到消息,同小区同户型的挂牌单价已经跌穿2万大关。老李默默计算着,未还清的房贷金额已远超过这套房子在市场上的实际价值。他唉声叹气:未来该如何偿还那悬在头顶的沉重债务?
其实,房价的崩溃,并不是骤然出现的,而是一场令人窒息的慢性绞杀。
2021年高峰期过后,市场就开始传递不安信号:成交量萎缩,价格松动不断由边缘城市向核心区域蔓延…
一直到2024年,曾经坚挺的明星楼盘也出现价格腰斩,有的甚至“膝斩”,曾引以为傲的资产,如今竟成了困住自己的沉重债务。
01、房价下跌背后,是一张张中产面孔的苍白焦虑。
2021年,张女士以近6万/平米的价格买入一套改善房,月供近三万元。如今,同小区成交价不足2万,价值蒸发近70%,但她每个月依旧要支付巨额月供。家庭财务已接近极限,张女士满脸的绝望:“感觉自己就像是被绑在了一艘正在沉没的船上。”
深圳的@王先生就更惨,原本计划卖掉旧房子置换学区房,但是旧房挂牌价一降再降,始终没人要,新房合同已签多得网,首付款期限迫在眉睫。
旧房卖不掉,新房接不起,王先生被卡在中间动弹不得,进退维谷。
当中产阶层的房贷链条开始断裂,风险便如多米诺骨牌般蔓延开来。全国法拍规模剧增,银行系统坏账压力增加,开发商“回血慢”、债务到期,地方财收因土地出让金锐减而陷入困境……
当市场狂热的潮水退去,留下的不仅是债务残骸,更是无数被搁浅的生活希望。
02、背负房贷的中产们,怎么办?
①稳住心态,避免恐慌性决策。
这个时候在匆忙降价抛售,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,可以尝试申请延长贷款期限,降低贷款利率,或者跟银行商量,暂时只还利息等方案,给自己一点喘息的空间。
②重构家庭财务结构。
如今,收入增速放缓,一定要竭力压缩非必要的开支,还要积极拓展收入来源,不管是兼职啊,副业还是技能提升,多一份收入就多一份应对风险的底气。
如果杠杆实在太高了,那就壮志断腕,果断去做房产咨询,哪怕承担一点损失,但起码好过被债务拖垮。
③降低对房子的执念
生活中也不是只有房子这一条路,可以将精力和资源放到其他领域,比如健康子女教育,个人能力提升等等,这些更加持久稳固的领域,更有助于我们的长期发展。
当楼市狂欢的潮水退去,阵痛就不可避免。尤其是中产家庭,上有老下有小,没有躺平的资本,就更要重建生活的勇气。
切记,房价可崩,信念不可倾;房贷沉重,生命终有隙可乘光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权请联系)
盛康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